白马龙潭寺 悠悠丽江行

来源: 看见丽江 作者: 编辑:张敏 阅读人数:

走过闹市,穿过人群,突然想寻找一份恬淡。白马龙潭寺,不在高山密林间,就在丽江古城狮子山南端,离近喧嚣,却出奇的宁静,让你感受“出世不离世”的意境。

走过闹市,

穿过人群,

突然想寻找一份恬淡。

白马龙潭寺

不在高山密林间,

就在丽江古城狮子山南端,

离近喧嚣,

却出奇的宁静,

让你感受“出世不离世”的意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每到冬天,这幅画面就会出现在这里,
狮子山上空总会飘散着一阵似有若无的烟霭,
可能正是这种朦胧的意境,
使白马龙潭更多了一些禅意。
 


 

在冬日的晨光里,
很多人表现出喜静不喜动的一面,
更多是追求一种宁静,一种意境。
今天早晨再到白马龙潭寺
前院颇显“深院锁清秋”的幽静,
后院的财宝天王殿动静相应。
 


 

时不时有人进来,

即便心中无佛,

也想看看水中“沉鳞竞跃”的样子。

有的在一旁静静观赏,

也有的主动上前喂鱼,

还有的在鱼池边说话,

鱼儿听到了不仅不害怕,

反而向他游来。
 


 

丽江人大多喜欢来白马龙潭寺赏鱼、喂鱼,条件允许的时候还前来放生。在当地人心目中,寺前的狮乳泉被奉为神泉,被神泉养育的鱼,自然多了一些灵性。寺门口的三眼井水更有明确的使用规则,即第一潭水为饮用水,第二潭水为洗菜水,第三潭水为洗衣、涤垢用水。三潭水功能上合理分开,顺序上方便重复利用,即第一潭水源于泉水,第一潭水注满后溢入第二潭,第二潭水满后再溢入第三潭,充分利用后再行排走。昔时的三眼井旁时有身着不同民族服饰人们在取水、用水,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大殿门

年轻的女子在裁剪着花枝,

将花枝理顺后放到佛前。

她说,

她不是本地人,

但是疫情三年,

得以在丽江安然度过,

也希望以后能继续健康快乐每一天,

于是寄情山水,

感受青灯古佛的宁静。

 


 

其实因寄情山水而来白马龙潭寺的人古已有之,其中有不少是文人墨客,当地的、藏地的、中原的,文人才子们齐聚,吟诗作赋、交流心得,白马龙潭实际也是文化交流的胜地。也有人说,看丽江的多元文化,白马龙潭寺便是代表性之一,民间素有“丽江上去无和尚,丽江下来无喇嘛”的说法,在白马龙潭寺,你既可领悟汉地禅宗文化,也可见到藏地密宗文化,多元文化和谐共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丽江法喜寺中有副对联也形象地说明了这一文化特点:
 

是圣是凡,三教原归一理;

即心即佛,灵山岂在西方。

 

 

丽江有著名的五大寺,

再放眼整个纳西族地区,

五大寺又属于“姜十三林”,

白马龙潭寺并未在其列,

它的禅意、文化韵味、历史传承等同样吸引人。
 

 

如果你也喜欢幽静,

喜欢惬意,

就到丽江古城走走,

到白马龙潭看看“沉鳞竞跃”,

度过一段悠然的丽江时光吧。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涉未成年人举报电话:0888-5596997 举报邮箱:3239896935@qq.com
举报电话:0888-5596997 客服电话:0888-5596997 客服QQ:3239896935 电子邮件:3239896935@qq.com
主管单位:丽江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承办单位:丽江网运营中心
目前该站点已支持IPV6访问

丽江网运营中心 版权所有:© liji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7198号-2 云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编号:D-2015-067     滇公网安备 530702020010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