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二十年,责任记心间!《人民日报》点赞云南这名党员
“听完您的课,我深受触动,我们都要向您学习。”今年年初,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党员干部经验交流会结束后,一名前来参会的党员激动地说。
《人民日报》刊发文章
《坚守二十年 责任记心间》
点赞云南党员代红辉
扎根非公党建一线
将所在党组织党员
从15名发展到300多名
代红辉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真的找到家了
2002年,开远市乡镇企业局下属的6家企业相继倒闭停产,企业职工自谋出路,其中一些党员难以正常参加组织生活。那一年,上级党委任命49岁的代红辉为乡镇企业局综合党支部书记,随后相关负责人交给她一项重要任务:按照名单把失联党员再组织起来。
当时对党务工作还不太熟悉的代红辉一看名单就愣住了,总共15个人的名单,除了名字以外别无其他信息。没地址、没联系方式,该上哪儿找?代红辉眉头紧蹙。一阵犹豫后,她还是咬牙答应了。“既然党组织把任务交给了我,我就有责任完成好这项工作。”
拿着名单,代红辉来到当地公安局户籍科。经过排查,她得到了一份68人的名单和对应的住址。“同名同姓的太多,有3个‘刘寿春’,5个‘白丁友’……”代红辉说。
从市区到乡村,从西山到东山,代红辉的脚上磨起了泡,短暂休整后又接着找。一天傍晚,代红辉来到开远市崇文街21号,这是名单上最后一个“刘寿春”的家。敲门无人应,代红辉试着从门缝里塞进一张纸条:“刘寿春同志,我是你所在党支部的现任书记,请你与我联系,我的传呼机号是……”
下班回家,看到地上的纸条,刘寿春立马找了台座机打过去。一番周折,两人终于通上了话,建立了联系。
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
党员找回来后,代红辉向上级党委申请学习资料,一头扎了进去开始学习。从党史知识到中央最新文件,她都要先自己反复钻研明白,再讲给支部的同志们听。
“想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代红辉说。通过讲解和探讨,大部分同志进步很快。可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白天上班已经很辛苦了,晚上学习有没有必要抓这么紧?”每每听到这样的声音,代红辉一改平常的好脾气,严肃地一遍遍劝说。
日子久了,越来越多人找到代红辉,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随着党员数量增多,2011年,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开远市乡镇企业局综合党支部改为党总支;2015年,开远市成立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委,党员人数达到177名。
代红辉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 红河州委宣传部供图
非公经济组织联合党委大多数党员是企业主、个体户,起初个别党员常以要谈生意为由开会请假。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代红辉探索用好学习积分制:每月学习1次,不参加扣1分;扣分超过3分,党支部书记对其进行谈话教育……
我做的还不够,以后要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