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建平(古城区)文⁄图
转山节是纳西族摩梭人的重要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摩梭人的祭祀仪式、民俗庆典、节日礼仪等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容。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演变,转山节已经成为当地各民族展示礼仪、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的大平台,是泸沽湖片区最有影响的大型民俗文化盛会。2005年,“摩梭人转山节”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6月28日,宁蒗彝族自治县第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将“摩梭人转山节”列为地方性法定节日。在政府的倡导和民间组织的推动下,“摩梭人转山节”得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摩梭人的节庆活动比较多。从春节开始,各种大小节日几乎没有间断,可谓“月月有节日、天天有活动”。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生活在永宁坝子的摩梭人及各族群众都会自发到格姆山下过转山节(也称朝山节)。转山节是从宗教性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来的综合性节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国较早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承载了祭祀仪式、民俗庆典、节日礼仪等内容,还承载了传统知识、技艺技能等内容,是摩梭人展示宗教、礼仪、饮食、服饰和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等的大平台。

欢跳锅庄舞。
转山、转水(湖)是摩梭人的祖先留下来的习俗。自古以来,所有摩梭人在农历初五、十五、二十五都会到附近转神山、转圣湖,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崇拜。因为,在摩梭人的神话、传说中,人母(人类)和龙母(自然神)本是一家人,只因种种矛盾而不和睦,给地球带来了无数灾难。后来,经过天神的调解,人与自然达成了必须和睦相处但又相互制约的协定:龙母(自然神)负责风、雨、雷、电和季节更替,人母(人类)负责春种秋收和供养神灵;人类必须敬畏自然、有度索取才能风调雨顺,反之就会受到惩罚。摩梭人认为万物有神、万物有灵,在摩梭达巴的口传经典中,不论是祭祀祖先、驱邪除秽,还是举行各种庆典,都会首先念诵天地、山川等自然神灵的名字,以祈求诸神的护佑。
摩梭人“人与自然是一家,必须和谐共处”的理念,对保护自然环境有着积极意义。摩梭人坚持对自然适度索取的原则,绝不乱砍滥伐,绝不随意污染水源。如果修房造屋需要木材,必须先供奉山神和树神后才能适量砍伐。所以,转山节的传统习俗来源于自然崇拜,是摩梭人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行为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每月频繁的转山、转水逐渐减少,但每年农历七月转山、转水(湖)的习俗延续至今并发扬光大。
大多数摩梭人的转山节在农历七月十五,为什么永宁坝子里摩梭人的转山节在农历七月二十五呢?这源于一个民间传说:很久以前,永宁镇者波村有一个叫格姆的姑娘,生下7天就会说话,3岁就能歌善舞,13岁就会纺织、刺绣,美丽、善良、勤劳的名声传遍四方,追求她的男子络绎不绝,连天神也对她动了凡心。有一年农历七月十五,天神化作旋风将格姆卷上天。听到格姆的呼救声,人们倾巢出动,呐喊追赶,天神在慌乱中松开手,格姆摔下来的瞬间,肉身化成高山,长发变成了森林,血液融入溪流。从那天开始,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山下不停地为格姆念经祈祷。据说,那天是格姆姑娘的灵魂化身为格姆女神的日子,从此,农历七月二十五成了当地人朝拜女神的节日。
这个美丽的传说与摩梭人的母系文化思维息息相关,表达了摩梭人尊崇母亲、尊重女性的情感。在摩梭人的心目中,圣洁的格姆女神既是保护神也是爱神。在女神的呵护下,人们过着安居乐业、情感自由的幸福生活。

骑骏马转山。
摩梭人信奉传统的达巴教和藏传佛教。在浓郁的宗教氛围中,摩梭人善于自我约束,凡事有章法、注重仪式感。在所有的节庆活动中,转山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农历七月二十五,摩梭人全村出动,穿着盛装、扛着经幡早早来到格姆山下。首先,到半山的女神庙朝拜,为格姆女神烧上松枝,在女神庙四周挂上经幡、撒下五谷杂粮。白色的烟雾在此起彼伏的诵经声中袅袅上升,人们怀着虔诚的心跪拜神山,感谢格姆女神的恩典、感恩大自然的赐予、祈求秋收有好天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和六畜兴旺。
这一天也是永宁坝子和周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盛会。人们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载歌载舞,在欢声笑语里切磋技艺,开展民歌对唱、民间乐器展示、摔跤、赛马、秋千等文体活动。这一天还要展示服饰文化、饮食文化,人们穿上最美的服装,带上自酿的美酒、最好的食物来“炫美”“炫富”。大家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地分享食物、分享快乐,其乐融融。
转山节还是年轻人结交“阿注”的好时机。在没有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年轻的小伙子提前两天就穿上盛装骑马去转女神山,直到七月二十五才回到永宁坝子。节日期间,人们在完成朝拜女神的各项仪式后,在山下搭起帐篷,载歌载舞、饮酒作乐几日后才散去。

络绎拜女神。
“摩梭人转山节”是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传统节日,从中映射出摩梭母系文化的崇高、博大,闪动着摩梭人大家庭的温馨、幸福。转山节作为泸沽湖旅游的品牌项目,需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扎扎实实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1.挖掘历史文化精髓,收集、整理与节日文化相关的民俗资料,挖掘内容健康、有价值的文化信息,加以改进、利用并发扬光大。
2.培养传承人,做好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工作。“摩梭人转山节”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条件已成熟,但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3.转山节是大众文化活动。只有老百姓主动参与的节日才会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怎样让转山节活动既有庄严、神圣、传统的仪式感,又有亲民、和谐、热闹的氛围,需要政府主导、民间参与。老百姓主动参与的节日活动才具有世代传承的生命力,才能产生吸引大众消费的精神力量。急功近利、违背传统的任意“打造”只会丧失其价值。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提升泸沽湖景区的知名度依靠山、水、情的完美结合,摩梭风情是重要内容。展示出摩梭文化的精髓,可以吸引广大游客,可以促进旅游消费,进而使泸沽湖成为“和谐、和平、大美、大爱”的旅游胜地。



编辑:白 浩
App编辑:吴 星
二审:和继贤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