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东巴谷文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年度报告

2025-03-30 20:04:31 阅读量7324 字数4714


一、企业基本情况


(一)企业名称:丽江东巴谷文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丽江东巴谷生态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二)企业注册地: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东巴谷景区

(三)企业法人代表:王化新



二、企业2024年度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一)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和主要成效。


丽江东巴谷文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3年,注册资本5760万元,系运营时间较长的丽江本土文化服务企业。多年以来,公司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打造正确导向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机制。作为中国新三板挂牌公众公司,公司已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文件的要求建立了三会制度等健全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作为知名文化企业,公司在立足文化产业创新创意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由公司党支部牵头、公司核心高管组成公司企业文化发展领导小组作为企业文化战略发展领导机构,立足于在不断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诚信度和透明度,不断完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不断打造正确导向的企业文化,树立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明确公司董事长为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总经理为第二责任人。


通过公司多年以来文化发展战略安排,结合公司作为中国新三板挂牌公众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的要求,公司已建立健全了严格、完善的内容导向审核机制,坚持正确导向、履行社会责任的决策机制以及利益导向机制。在打造企业文化、传播民族文化、解决就业岗位、参与精准扶贫及缴纳税收等方面,公司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和丰硕的社会效益,先后荣获“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中国科普产学研创新联盟科普示范基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等称号和殊荣。


公司向来重视党组织建设工作,由公司党支部统筹管理旗下各经济实体内的党群组织建设工作,以确保旗下各公司的步调一致,形成协同效应和规模效应。自2018年以来,丽江东巴谷党支部先后被评为“云南省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云南省‘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示范党组织”“丽江市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达标创建先进集体”“丽江先锋示范点”“丽江先进党支部”和“丽江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公司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重点,支持群团工作的开展。党支部在景区和剧场等窗口通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丽江旅游服务形象。在做好党群活动室、党员先锋服务岗、青年志愿者服务对(岗)等阵地建设的同时,2024年公司在上级工会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打造了“职工之家”“爱心妈妈屋”等省级示范点。


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团队的思想建设工作,一方面让员工充分了解党建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从自身做起;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志愿者活动培训,提升整体服务质量,将志愿者活动作为景区的常态化工作。公司在积极培养两名丽江市“咨询论证专家”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同时,通过“丽江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培养,带动培养研学导师、社会体育导师、户外休闲体育教练(导师)队伍建设。培养出非物质文化传承人5名,“百名丽江文化旅游人才”3名,“百名财经人才”1名、“百名企业家人才”1名以及多名研学导师和康养导师。王化新董事长还被人社部、文旅部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劳动模范,有效地推进了人才建设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生产经营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情况。


公司坚持“以民族特色文化为引领,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模式,立足企业民族文化优势,传播优秀企业文化。由党支部牵头负责企业文化产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结合,注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公司在此基础上促进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积极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和持续推进特色文化活动,在强化品牌推广的同时,彰显了地方特色文化,对民族文化起到了传承展示和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


公司的演艺节目《丽水金沙》《族印·司岗里》以各少数民族的舞蹈为载体,以统一的中华民族符号为主线贯穿始终,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展现了中国风貌。在传播推广方面,公司精选各类优质的传播渠道服务文化创新,传播先进文化,突出安全性和先进性,不断扩大民族文化产品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结合公司资源优势,积极打造互动式的红色文化实践教育项目。通过开展学生冬令营、“我是小小兵”青少年红色研学、组织党员及员工到大理宾川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云南扎染”助力非遗传承、观看原创话剧《桂梅老师》等红色旅游产品,不断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教育引领作用。


(三)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做法经验。


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丽江本土企业,公司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1.通过产业政策,坚持长远规划发展,坚持建设正能量的企业文化,树立从企业到员工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丽江民族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多渠道推进文化扶贫,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岗位的增加。


丽江东巴谷景区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切入旅游业,通过民族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着力于民族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既保护、传承了民族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以民族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丽江旅游多元化发展。2016年,公司在对景区的提升改造以及不断完善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的同时,在原有40余位就业安置的基础上,又对丽江不同贫困县区挖掘及培养匠人、艺人共20人,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带动了民间人力资源的再就业。而公司在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打造的佤文化旅游演艺节目《族印·司岗里》,演艺及工作人员均从佤山招聘,为佤山创造了80余个就业岗位,此项目的成功运营不仅为佤山增加了就业和收入,也是向世界宣传佤族文化的一个窗口;作为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标杆性项目,公司携手云南怡美实业集团在东巴谷景区总投资5亿元,共同打造的“木村”大型旅游综合体项目,通过“雪山峡谷演艺公园”“GF健康养生酒店”“雪山神话”演艺、“木府风云”实景演出、“木村”商业文创等多个项目创造了300个就业岗位,吸收400个左右的就业人员。


在文化扶贫工作过程中,公司坚持“文化扶贫带动文化消费”的模式,发挥企业在文化旅游扶贫中的积极作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始终把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放在同等位置,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在积极推动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艺术职业学院、丽江师范学院、玉龙县职高、古城区职高等进行校企共建,通过东巴谷景区、丽水金沙培训中心等进行免费课外实训教学以及由公司为学生提供食宿及实习补助进行到岗实习,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丽水金沙)和“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东巴谷景区),公司平均每年接纳实习生100余名。在切实解决了贫困学子生活之需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公司为丰富和创新景区经营业态和扩大公司规模,在东巴谷景区内打造了以半山酒店、房车露营、旅游摄影、影视基地为一体的云南省首家国家五星级营地——东巴谷汽车旅游营地项目,新增加就业岗位100余个,同时,整个东巴谷景区也成为雪山下、乃至滇西北一个大型的,集吃、住、行、游、购、娱、休、学、养等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为传统文旅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2.立足企业民族文化优势,传播优秀企业文化,以文化消费服务大众为目的制定优惠政策,推动文化扶贫,促进文化宣传。


公司切合实际,推出受众面极为广泛的免费及优惠政策,为文化扶贫及文化消费的落实提供了大力的政策支持。优惠政策推出后,效果极为显著,不仅让更多人享受了政策带来的实惠,更提升了人们、特别是正在茁壮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对学习传承与保护本土民族文化的思想,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更切合了公司对传统文化开发、利用、传承和保护的初衷。


东巴谷景区充分发挥民族文化资源集中展示的优势,通过各种惠民措施,多渠道推进文化扶贫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劳动节、清明节等国家法定假日和普米族“吾昔节”、纳西族“三多节”等民族节庆活动,组织本地游客及少数民族群众免票进景区体验参与民族节庆氛围(2010年至2021年东巴谷景区享受免票和优惠门票的游客数量累计135897人次);另一方面作为丽江市大中小学传统民族文化室外教学必选景区,公司通过“春游”、校外研学实践教学等形式积极推进15342人次(2010年至2021年)青少年到景区进行民族文化体验教育。


公司积极与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等民间民族文化研究组织合作开展文化活动、文化展演、文化研讨及文化创作推广。在向丽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补贴资金用于贫困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创作发展的同时。2015年开始公司与丽江边屯文化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两年一届的“东巴谷杯·边屯文化大奖”活动,每届由公司出资5万元,对优胜者进行奖励,加大了边屯文化的宣传力度,弘扬了丽江本土的优秀文化,调动了广大理论和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推动丽江边屯文化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四)对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问题的回应处置情况。


公司建立了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社会反馈机制,以对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做到及时回应。截至目前,公司对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均做到了当日回应,及时解决。长期以来,公司在运营中保持了零有效投诉率的良好记录,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和广大观众朋友的一致好评。


(五)开展公益活动情况。


1.充分发挥公司资源优势,以产业开发促进扶贫攻坚。2024年,公司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持续推动与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艺术职业学院、丽江师范学院、丽江民族中专、玉龙县职高、古城区职高等进行的校企共建,通过东巴谷景区、丽水金沙培训中心等进行免费课外实训教学,并由公司为学生提供食宿、实习补助进行到岗实习。作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云南省高职高专院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教学基地”,2024年公司接纳实习生35名,在切实解决了贫困学子生活之需的同时,有效地推进了职业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为贫困地区及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文化服务企业,公司始终重视社会效益。丽江东巴谷景区所在地--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历来农业产出较低,居民家庭收入基本依托区域内旅游产业。为此,2024年内公司就近解决工作岗位21个。同时自2012年开始,公司每年为白沙镇提供专项旅游发展返补农业资金。公司还按照专项补贴的方式每年均向白沙镇向阳村老、弱、病、残等困难弱势人员提供扶贫补助,积极为白沙镇向阳村老人、残疾人、老年协会、老体协等提供各类资金补助,以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3.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做实企业社会责任。2024年,除军人、武警、医护、外交等特定群体免票等日常公益活动外,公司积极参与“文化馆文化戏曲进乡村”等社会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公益演出35场,足迹遍布丽江四县一区共计22个乡(镇),收效显著,社会反映热烈。


三、本企业承诺发布的履行社会责任年度报告不含虚假成分,对其真实性、有效性、合法性负责,并为此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丽江东巴谷文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3月



责编/王君霞

二审/和众学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