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女人的“卡达”

2025-03-31 09:48:20 阅读量2349 字数2754

“卡达”是纳西语,是“围腰”的意思。顾名思义,一般围腰是在做事时用来防止衣服被弄脏或者为了保暖而围在腰间的一件防护用品,但纳西女人的围腰却不仅仅如此,更有其特别的寓意和作用。

纳西女人传统服饰(2022年摄 王芬提供)

在纳西女人的传统服饰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七星羊皮披肩和氆领褂。其实,围腰也是纳西族传统服饰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到了丽江古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纳西阿妈身上的七星羊皮披肩,除此之外,她们腰间的百褶围腰也与七星羊皮披肩一样,是纳西族服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仔细看这些纳西阿妈腰间的围腰,其色彩搭配很讲究,主要以藏青、黑为主色,湖蓝镶上下两边,朴素中透着庄重,围腰多皱褶的款式更是蕴藏了很多文化内涵。

纳西手工百褶围腰(2024年12月21日摄)

传统纳西女人服饰中的围腰上有很多皱褶,有“百褶围腰”之说。这些围腰上的皱褶不是随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是有谱有典的。在纳西族传统民歌《Coq bber ree》(创世纪)中,不仅记录了纳西族羊皮披肩的穿戴规矩、披肩背带上的绣花图案,还对围腰皱褶的寓意作了专门记录:

“Ka daq ko leel shel,要说纳西族围腰,

Naq mei ka daq ddeeq,纳西女人围腰大,

Sherq gge sher rhu keel,缝折直长七皱褶,

Rhu mei sher rhu keel,长七皱褶垂直下,

Dder gge ggv rhu keel,短的缝折九皱褶,

Rhu sso ggv rhu keel,短九皱褶也垂直,

Sherq dder ceiq chual rhu,长短共有十六皱,

Lee bbiu ceiq chual bbiu,开沟垄了十六行,

Rhu mei sher rhu nvl,长七皱褶垂直下,

Saiq mil sher gvl shel,说的劈地七姐妹,

Rhu sso ggv rhu nvl,短小缝折九皱褶,

Perq sso ggv gvl shel,说的开天九兄弟,

Naq mei ka daq daq,纳西女人带围腰,

Ka daq wel we daq,弧形围腰身上带,

Perq sso ggv gvl nee,勤劳开天九兄弟,

Saiq mil sher gvl nee,巧手心善七姐妹,

Ddiuq wel we bul ceeq.共同耕耘绿大地。”

这是64岁的纳西民歌学者、丽江市古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代表性传承人和正钧于2025年初将纳西拼音翻译为汉语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纳西服饰中的围腰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

80多岁的纳西阿奶给记者展示珍藏了50多年的纳西围腰(2024年12月22日摄)

《新编丽江风物志》中对纳西传统服饰这样记载:“纳西女人着长裤,腰系用黑、白、蓝等色棉布缝制的百褶围腰,上打百褶,下镶天蓝色宽边,从腰至膝,形如扇子。”纳西女人传统服饰中的围腰用料大概2米,一般选用黑、深蓝、藏青、白色(现在白色围腰一般用在家有白事的人家)这几种颜色,为棉质面料,先前为手工缝制,之后有了机器缝制的。传统的围腰缝制时要间隔5厘米左右缝一纵褶,缝成一根长一根短的,长的到底,短的到主体的三分之二处,这样缝合后才能形成上窄下宽的扇形。围腰的上下两头镶上13至17厘米宽的深色或浅色布料(一般有“上四下五”的说法),若围腰的主体为深色,上下两头拼接的布料则为浅蓝色;围腰的主体为浅色,上下两头拼接的布料则为深色,尽量做到色彩搭配协调。围腰的带子也很有特色,一般缝制一对印有蓝色或者红色碎花的小飘带用来打结。围腰打结的位置也有讲究,要在左边靠前的位置,不能打在正中部位,这样打的结既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以彰显女性的柔美。

手工缝制纳西围腰的皱褶(2024年12月21日摄)

据史料记载,过去的围腰用一种叫作山火草的材料合以麻织成,织出来的围腰洁白、柔软、耐用,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才有了后来的棉质的围腰。据载,纳西女人的百褶围腰是由古代百褶长裙改良而成的,由于纳西女人在生产生活中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百褶长裙不便于生产劳动,所以聪明的纳西人对此作了改良。围腰既保留了百褶长裙彰显女人柔美的一面,同时又便于生产生活,而且最重要的还有一点,就是发挥了围腰对女人身体的遮盖功能。纳西女人爱美但是含蓄内敛的个性,从这床传统的围腰上就可以看出。很早以前的纳西服饰中,女人是要在宽裤子上绑腿的,到了现代社会,服装简化了,不绑腿了,只穿裤子,在裤子外再穿前短后长的阔袖长衫,而前短后长的阔袖长衫据载也是清朝旗袍改良的结果,前短后长的阔袖长衫同样便于生产劳动,含蓄内敛的纳西族认为女人的身体曲线是不能外露的,所以围腰刚好就发挥了遮盖的作用。在纳西族过去的传统观念中,若哪个妇女不系围腰,必然会被视作伤风败俗的行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妇女必须随时系上围腰。

手工缝制纳西围腰的碎花打结带(2024年12月21日摄)

在纳西族的婚俗中,新媳妇娶进门后,婆婆在送上一杯糖茶的同时,送上一床围腰。到如今,围腰已不再是传统的百褶围腰,但是可以看出,围腰对于纳西族女子来说,还意味着勤劳持家的深刻含义。而在有白事的家中,有亲属关系的妇女,除了头上戴孝,还要围一床白色的围腰。这些都是属于纳西族风俗中与围腰相关的另外的内容。

手工百褶围腰的定型过程(2024年12月21日摄)

由此可见,围腰在纳西族传统服饰中的重要位置。围腰不仅是纳西女人日常劳作时用来御寒防护的实用之物,更是纳西族服饰文化中重要的载体,彰显了纳西人含蓄的审美观念和内敛的个性特征,在围腰的皱褶间,蕴藏着纳西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纳西文化传承的记忆。

制作围腰的民间手工艺人和义星(2024年12月21日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服饰的改良,纳西族服饰中的围腰也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不管从颜色上来说, 还是从面料和款式上来讲,都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与围腰相关的这些寓意和内容也正在时间的冲刷下似乎被慢慢遗忘。当笔者翻阅了很多史料寻找关于纳西族围腰的相关记载时,在不经意的地方寻找到一点点零星的记录。让人欣慰的是,有纳西族学者还在乡野不停地收集整理相关的史料,虽然纳西族传统服饰在被不停地改良,但是,经过时间的检验,传统的纳西族服饰仍然以其独特的韵味深受大众喜欢,特别是手工制作的传统服装,其中就包括了手工围腰。民间手工艺人们也许不知道关于围腰的各种寓意,但是这些手工艺人以代代相传的方式,把纳西服饰手工技艺传承了下来,成为手工制作纳西族服饰的珍贵的群体,他(她)们,在乡野,在社区,以身手相传的方式,一直守候着传统纳西族服饰最纯净朴实的元素。

(参考史料来源:《丽江文史资料全集》《纳西族民俗通论》《新编丽江风物志》《纳西族文化大观》“纳西化賨”公众号)

来源:古城之窗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