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蒗县按照“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连、信息通”的改革思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水平从“县级强”到“县域强”转变,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聚焦群众“看病难”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以组团式”帮扶为纽带,宁蒗县与省内外三甲医院建立长期协作机制,累计组建3个对口支援团队,在16个乡(镇)设立专家工作站29个,通过“下沉坐诊+驻点带教+远程指导”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精准滴灌”基层。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帮扶团队带来的“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腹腔镜脾切除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新技术,让全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三级医院专家水平的诊疗服务,实现了“常见病不出乡、多发病不出县”的目标,对提高县级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管理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打造“1+N”辐射带动县域内医疗服务格局,以县医院为中心,联合组建巡回诊疗工作队10支,定期开展巡回诊疗活动,将优质医疗延伸服务到村,切实建好群众“求医问药”第一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截至目前,共计开展巡回诊疗活动120余次,惠及偏远乡镇群众3.2万人次。选派优秀医师定期至乡镇卫生院,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类45项,重点建设乡(镇)卫生院的康复治疗及治未病专业,并延伸至村卫生室,通过开展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让群众足不出村便能享受到中医治疗服务。同时,县中医院与云南省中医医院、昆明市中医院、攀枝花市中西结合医院等省内外知名医院建立联盟医院,上级医院不定期派专家到宁蒗开展专家坐诊、远程会诊、手术示教等,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目标。
聚焦群众“看病远” 搭建智慧医疗“高效网络”
以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为目标,着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资1163万元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远程影像、心电、会诊等系统覆盖16个乡(镇)卫生院和86个村卫生室。目前,远程诊疗平台累计完成影像诊断1357例,急诊患者诊断时间从过去的2小时缩短至10分钟,真正做到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双向转诊”的无缝衔接,把县乡村医疗资源拧成了一股绳,通过“传、帮、带、教”,使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处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推行“一码通办”“线上签约”等智慧医疗服务,目前,已有17.8万群众通过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享受个性化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规范管理率达90%以上。
聚焦群众“看病贵” 做好医疗服务“加减法”
在为民办事上做“加法”。建立部门联动监督模式,成立工作专班组开展监督检查,针对医疗领域存在重复医学检查检验、重复挂号、沉睡卡资金滞留、违规收受红包等问题,以及出院结算和医保报销两头跑、偏远山区群众紧急“看病难”问题,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征求意见等方式共计查找问题12个,逐项建立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形成卫健部门统筹、涉及单位整治,部门联动监督的闭环工作格局。在医疗费用上做“减法”。扎实推进县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心电、影像“一张网”,实现在线问诊,既避免延误病情又减轻转运负担。今年4月以来,在线诊断1230例,节约资金4万元。积极推进“检验结果互认”工作,健全完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体系,规范出具检查报告1000余份,互认外院报告722份,累计减少费用45082元。针对就诊烦琐等问题,推行“一站式”服务就诊模式,实现导诊、咨询、预约、便民设备租借、志愿服务和投诉建议受理等“一站式”通办服务,有效丰富服务内涵,改善就医环境,群众就医满意度提升至96%。
通讯员/沙曼秋韵
责编/王君霞
二审/李 桥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