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给记者反映,玉龙县塔城乡十八寨沟村西寨六组村民余女士,载培30多年的一株何首乌,竟然重10多公斤,感觉非常奇怪。
(余女士家的何首乌)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株“何首乌”已有人形,与一般何首乌相比体型非常大。记者向余女士的儿子和先生了解到,这株“何首乌”原是野生的,30年前由母亲余女士挖出来,当时只有拳头大小,当地的中草药医生鉴定为何首乌。于是余女士便将其栽种至海拔2600米,向阳的一块儿田地中,据了解,30年来余女士并未给其施过肥,也没有其它照料,采取让其自由生长的模式,现在不但本株长到了10多公斤,5、6年前,本株掉落的4、5颗种子如今也长到了拳头大小。
(余女士家的何首乌)
通过查阅资料记者了解到,何首乌又名多花蓼、紫乌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生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四川、云南及贵州。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解毒(截疟)、消痈;制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野生何首乌第一年一般只能长3g左右,以后植株长大后,生长速度会加快,但第五年后又会减慢。野生何首乌一般生长10年,可以达到400g重。 人工栽培的何首乌,由于可以使用肥料和土地可以疏松一些等原因,一般两年可以长到400g。
网络资料:2015年1月25日,家住孝昌新城区花园大道某小区的老中医卢吉安其徒弟杨满华在滑石冲水库南边丰山镇境内的荒山峭壁上,挖到了一对野生何首乌,1个重3公斤,另一个重2.5公斤,初步鉴定为四百年和五百年左右的野生何首乌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了解,人工养殖何首乌是很吃肥料的,没有充分的肥料是种不出何首乌的,特别首次种植的时候,土壤的肥料一定要足,这样才能种出何首乌,保证土壤的肥料成分,再通过定期的施肥,保证土壤的营养成分,何首乌就能很好的成长。种植植物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关注光照问题,但是何首乌不太相同,不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只要有光线的地方就足以存活,如果阳光过于强烈还要做好遮光的工作。同时在选择土壤尤其重要,相对别的植物来说,种植何首乌的土壤的排水能力要较强,因为何首乌需要大量的水份,但是土壤不能积水,这样才有利于何首乌的生长。
所以,余女士家的“何首乌”30年就长到10多公斤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具体是不是真的何首乌还有待考证。
(余女士家的何首乌)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