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加强成就宣传和形式政策教育|丽江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2023-06-05 16:54:44 阅读量11962 字数6412


综  述


2022年以来,丽江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生态环境厅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扛稳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党旗红”引领“生态绿”,一体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2022年,丽江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有效天数364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305天,达优率为83.8%。程海水质全年稳定在Ⅳ类(pH值、氟化物除外),泸沽湖水质全年均值达Ⅰ类标准,拉市海水质全年均值达Ⅱ类标准,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保持Ⅱ类以上;丽江市3个市级和8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均达到或优于Ⅱ类标准,水质优良;丽江市境内有35个市控以上河流断面,优良率为91.4%,有10个省控以上湖库点位,省控以上湖库优良率为70.0%,市控以上地表水断面(点位)45个,优良率为86.7%;主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值和交通噪声平均声级值分别为52.4分贝、63.6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辖区内未发生较大、特大的环境污染事件。全市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值为75.13,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基本稳定。


环  境  状  况


水环境



【水环境概况】


丽江市分属两个流域、三个水系。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控制本市面积的80.4%,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控制17.6%,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水系控制2.0%。全市大小河流共计91条(按1/100万水系图),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或年径流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天然湖泊有程海、泸沽湖、拉市海3个,总蓄水量41亿立方米。程海、泸沽湖属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


【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


2022年对全市主要河流(包括国家及省级水功能区断面和其它断面)中的金沙江干流、冲江河、漾弓江、三束河、玉河、黑白水河、金庄河、五郎河、仙人河、马过河、达旦河、宁蒗河、前所河、鲤鱼河、新庄河、乌木河(鳡鱼河)、兴文河进行了监测。监测断面包括国控断面11个(列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省控断面13个、市控断面11个,共35个断面。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2022年丽江市35个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类别情况详见表1。


全市国控、省控和市控35个河流断面,水质达Ⅰ类标准的有13个,占比37.1%;达Ⅱ类标准的16个,占比45.7%;达Ⅲ类标准的3个,占比8.5%;达Ⅳ类标准的1个,占比2.8%;达Ⅴ类标准的0个,占比0.0%;达劣Ⅴ类标准的2个,占比5.7%。2022年丽江市控以上河流水质优良率达91.4%。全市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2022年,出现超标情况的四个断面为:漾弓江龙兴村、南口桥、中岗村、仙人河永胜城南。影响超标断面水质的主要因子为溶解氧、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受污染河流的主要污染源为城市生活污水及农村面源污染,工业废水污染较少。与上年相比,2022年全市主要河流水质总体有所提升。漾弓江龙兴村、南口桥断面虽然全年监测数据均值达标,但均出现了超标月份。其它河流或断面水质无明显变化。


【湖泊水环境质量】


在《云南省水功能区划(2014年修订)》中,泸沽湖水环境功能区划为Ⅰ类。2022年泸沽湖水质类别为Ⅰ类,水质优。2022年程海水质全年稳定在Ⅳ类(pH值和氟化物不参与评价),主要超标因子为化学需氧量。2022年拉市海水质全年均值达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良好。按湖泊富营养化指标评价,泸沽湖为贫营养性湖泊,程海为中营养性湖泊,拉市海为中营养性湖泊。与上年相比,泸沽湖、程海、拉市海水质状况均变化不大。“三湖”主要监测项目及结果见表2。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022年,对丽江市三束河、清溪水库和文海水库三个市级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了监测,监测频率为每月1次,对团山水库、老板箐、赵家山箐、羊坪水库、小龙洞、白岩子龙洞、田坪溶洞、雾坪水库共8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监测,监测频率为每季度1次。


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三束河、清溪水库和文海水库三个市级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表1基本项目Ⅱ类水标准要求和表2补充项目、表3特定项目中规定的标准。单独评价湖库型取水点的指标总氮,清溪水库饮用水源地总氮全年超Ⅱ类标准,总氮超标主要原因为该水源地硝酸盐氮偏高。单独评价湖库型取水点的指标粪大肠菌群,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粪大肠菌群均达标。古城区团山水库、永胜县老板箐、赵家山箐、羊坪水库、宁蒗县小龙洞、白岩子龙洞,华坪县田坪溶洞、雾坪水库8个县级饮用水源地全年4个季度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和表2、表3特定项目中规定的标准。


2022年7月,全市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开展全分析监测。3个市级饮用水源地80个特定项目水质监测结果均达标,与上年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


大 气 环 境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对丽江市中心城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监测,设古城、市中心2个监测点,另在市区西南郊(黄山镇政府)设1个对照监测点;丽江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下属四个县设有空气自动监测点位,分别是玉龙县文笔水库管理所监测点、永胜县环保局监测点、华坪县气象局监测点和宁蒗县环保局监测点。


2022年,丽江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年平均及24小时特定百分位数浓度均达到一级标准(注:臭氧及一氧化碳无年平均浓度限值),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仅达二级标准。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为臭氧。2022年,丽江市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有效天数364天,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100%,其中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优305天,达优率为83.8%。


2022年,丽江市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上年相比,保持不变;2022年,丽江市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变化不明显;2022年,丽江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减少了8.3个百分点;2022年,丽江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6.6个百分点;2022年,丽江市一氧化碳24小时平均第95个百分位数浓度为0.7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2.5个百分点;2022年,丽江市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个百分位数浓度为为106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0.9个百分点。2015-2022年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结果表见表3。


【县城环境空气质量】


2022年,玉龙县文笔水库管理所站点有效监测361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中248天优,其中112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优良天数比例99.7%,达优率68.7%;2022年,永胜县环保局站点有效监测360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中265天优,其余95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优良天数比例100%,达优率73.6%;2022年,宁蒗县环保局站点有效监测361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中325天优,其余35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优良天数比例99.7%,达优率90.0%;2022年,华坪县气象局站点有效监测353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中255天优,其余98天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良,优良天数比例100%,达优率72.2%。


【降水和酸雨】


2022年,在西南郊(对照点)、古城、市中心3个降水监测点共采集到198个大气降水样品,降水样品pH值范围为5.77~7.43,平均值为6.29,酸雨样品频率为0%。


与上年相比,丽江市中心城区大气降水的pH值基本不变,酸雨频率保持为0%。


声环境



2022年,对丽江市中心城区(古城区)及玉龙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县中心城区建成区的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噪声及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监测。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良好,个别区域或时段存在超标现象。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丽江市中心城区路长加权平均声级值为63.6分贝,与上年相比,增加了0.4分贝,城市道路声环境为好。


玉龙县中心城区路长加权平均声级值为65.3分贝,城市道路声环境为好;永胜县中心城区路长加权平均声级值为57.3分贝,城市道路声环境为好;华坪县中心城区路长加权平均声级值为64.9分贝,城市道路声环境为好;宁蒗县中心城区路长加权平均声级值为67.0分贝,城市道路声环境为好。近九年的丽江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噪声变化情况见图1。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丽江市中心城区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2.4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玉龙县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9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永胜县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49.6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华坪县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6.8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宁蒗县昼间平均等效声级值为53.6分贝,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2022年丽江市中心城区昼间区域噪分布情况见图2。


【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


2022年,丽江市中心城区及4个县城市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夜间平均等效声级值均达标。


土 壤 和 地 下 水 环 境



【土壤环境】


丽江市地处滇西北横断山区,属于金沙江中上游地区,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质特殊、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等自然资源,市域内有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泸沽湖自然保护区、老君山国家公园保护区等。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随着丽江市工业高速发展,重金属、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对土壤污染的风险因素加大,对丽江市土壤环境保护和治理的任务更加艰巨。


受地质、地貌、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多种类型的土壤。据全市第二次土壤普查,市内共有16个土类,28个亚类,72个土属,168个土种。


在丽江市的南面和东面的永胜、华坪,以红壤系列为主;而北面的宁蒗县和西北的玉龙县,又以棕壤系列的土壤为主。


根据《丽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丽江市土地总面积205.49万公顷,山地占总面积的97.4%,坝区及河谷占2.6%。其中农用地168.2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1.88%;建设用地2.3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5%;未利用地34.8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6.96%。丽江市土地利用情况详情见图3。


【地下水环境】


2022年,丽江市辖区内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共计1个,点位名称: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龙泉,点位编码YN-14-43,点位类型属区域点位,分别于枯水期、丰水期各监测一次。


2022年,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龙泉监测点位水质监测结果无超标指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的Ⅱ类标准,水质功能适用于各种用途,如生活饮用水等。


自 然 生 态 环 境



【水环境概况】


丽江市分属两个流域、三个水系。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控制本市面积的80.4%,长江流域雅砻江水系控制17.6%,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水系控制2.0%。全市大小河流共计91条(按1/100万水系图),其中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或年径流量在2亿立方米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天然湖泊有程海、泸沽湖、拉市海3个,总蓄水量41亿立方米。程海、泸沽湖属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


【森林资源状况】


丽江市森林资源丰富。2022年,全市林业用地总面积168.76万公顷(含非林业部门管理林地4.04万公顷),按地类面积统计如下:有林地面积133.27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8.97%;疏林地面积4100.63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24%;灌木林地面积24.53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4.54%;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56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92%;苗圃地面积69.18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4.06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40%;宜林地面积4.88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9%;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501.9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0.03%。全市森林面积148.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72.14%,森林蓄积量12558.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持继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水源涵养能力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明显提高。


【物种状况】


丽江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突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丽江市有兽类112种,鸟类44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7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3种。


【湿地】


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其主要功能是:保护高原湿地、湿地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总面积6523公顷。保护区生物物种丰富,目前已记录到17目49科131属,水禽98种,约10万只左右,Ⅰ、Ⅱ级保护鸟类36种,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鸟类144种。


【自然保护区】


丽江市现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60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我国纬度最南的现代海洋性温冰川、完整的高山垂直带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高山植被类型、我国动植物标本的集中采集地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65.23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湿地、湿地鸟类及湿地生态系统;宁蒗泸沽湖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1.33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及以波叶海菜花为特色的水生植物群落,以亚高山暗针叶林为代表的湖周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小果垂枝柏群落,泸沽湖特有的3种裂腹鱼以及黑颈鹤、猕猴、小熊猫、喜马拉雅红豆杉、松茸、海菜花等众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6.56平方公里,占丽江市国土面积的1.97%。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丽江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反馈数据,2022年丽江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值为75.13,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优,其中生物丰度指数为70.44,植被覆盖指数为89.06,水网密度指数为25.72,土地胁迫指数为4.31,污染负荷指数为0.05,变化幅度为基本稳定。丽江市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植被覆盖度较高,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市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保持基本稳定。2022年丽江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与上年相比上升了0.15,主要影响指数是植被覆盖指数和土地胁迫指数。


辐 射 环 境



丽江市2022年辐射环境监测点位共计11个(其中含2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涉及气溶胶、沉降物、空气、湖库、饮用水、土壤、电磁环境等7个类型。


丽江市辐射环境累积剂量测得的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测值(含宇宙射线的响应值)范围在114.8~141.5nGy/h,平均值为127.7nGy/h,处于环境值正常波动范围内。监测结果表明:2022年丽江辐射环境质量处于正常水平,总体情况良好。


编写单位: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丽江市生态环境监测站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