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黑江畔的晨雾中,邦丙乡2.5万亩甘蔗随山势起伏,形成壮观的“绿色海洋”。眼下正是甘蔗砍收的时节,在南协村的蔗田里,农民们穿梭其间辛勤劳作,满载着甘蔗的卡车呼啸着驶入新投产的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厂内甘蔗剥叶机轰鸣,奏响邦丙乡甜蜜事业发展的新乐章。
产业升级
延链补链释潜能
2024年末,位于南协村的邦丙乡农副产品综合加工厂建成投产,随着甘蔗榨季的来临,工厂的甘蔗剥叶和青储饲料加工生产线每天都在高速运行,实行“蔗干”剥叶入厂、“蔗叶”粉碎青储,每日可加工原料100吨。加工厂负责人介绍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与探索,我们在原有60元/吨的简易托管和160元/吨的全托管模式基础上,新推出了130元/吨的半托管模式,丰富了蔗农的选择。”
据悉,该厂可满足周边近4500亩甘蔗的定点剥叶需求,有效降低蔗农的人工成本,同时,青储饲料加工同全乡范围内肉牛养殖和姬松茸种植形成延链补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经济活力。
全域布局
九村同绘蔗区图
邦丙乡依托小黑江沿线热区资源,以海拔梯度规划甘蔗产业带,形成低热河谷核心区与高海拔延伸区协同发展的格局,在2024年实现甘蔗产业9个行政村全覆盖,南直、岔箐两村首次种植就达到了600亩的面积。在甘蔗产业推进中,乡村干部组成工作组进驻各村,深入宣传土地改造、良种良法、机耕机种机收等政策,并提供全过程服务,让蔗农吃下“定心丸”。
南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有光说道:“往年从秋收到春耕的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合适的产业,我们村的多数劳力只能闲在家里无所事事,但是今年不一样,大家都砍甘蔗去了,甘蔗对南直村产业发展可谓意义重大,今年我们还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科技赋能
智慧农业促振兴
对于蔗农而言,掌握良种良法是提高甘蔗质量和产量的关键,为此,乡产业发展和技术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甘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不定期举办种植大户专业培训,新植甘蔗均采用高糖、高产、高抗病能力的优良品种,为全乡稳产高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南协村甘蔗种植大户刘治成自豪地说道:“我种植了100亩甘蔗,全部用上了无人机进行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效率蹭蹭往上涨,现在我们南协村大家都积极推广覆膜、机械种植、无人机植保等新方式,甘蔗产业干得是风生水起,我们大家对甘蔗产业满怀信心,一定会有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季!”
来源:双江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