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之说。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 · 起源
节
日
首先,我们要知道清明是怎么来的,也就是清明的起源,这里有个民间故事。传说楚汉争雄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得了天下,后来刘邦就想回家祭拜老母亲,结果这母亲的坟找不到了,没办法他就把这个烧纸撕碎了,然后跪在地上说,纸飘到哪里,那个地方就是他母亲的坟,果然这么一扔,这个纸就随风飘落,最后落到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找出来一个墓碑,那个墓碑就是多年前刘邦自己给他母亲在坟前立的。传说此后就以这个日子,开始了清明节,这只是个民间故事。
其实清明节我们往前推,可追溯于上古时期,与春祭结合在一起。早在上古时期,那个时候讲究春祭。到了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老祖宗要举行春祭,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所以对这个春天,我们老祖非常重视,要举行春祭活动,就是春天祭祀我们的先祖,还要祭拜天帝啊。祈求这一年风调雨顺,祈求祖先在新的一年,开始保佑我们的子孙平安幸福,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求一个一年的好运。
虽然在上古时期就有了清明节的雏形,但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把清明当成一个固定的节日,进行春祭的日期也没有具体到某一天。直到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寒食节,并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每年清明节日期才算固定下来,每年公历的4月4至5、6日之间,一般4月5日比较多见,今年的清明是4月4号。

关于寒食节,这里也有个传说,传说在我国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为了躲避坏人的陷害,在外逃亡。一天,重耳又累又饿,晕了过去,附近什么吃的也没有,跟随重耳的臣子们都急坏了,这时介子推默默地走到一旁,他忍痛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肉煮汤给重耳喝,这才让重耳清醒过来,然后重耳成为了晋国国君晋文公,他赏赐了当初一起逃亡的大臣,却把介子推给忘了。后来晋文公突然想起这件事。心里十分愧疚,他赶忙派人去请介子推,要封他做大官,但介子推不想当官,竟背着母亲躲到绵山去生活。晋文公又让人去绵山找,可绵山太大了,哪里找不到介子推。就在晋文公犯难时,有臣子提议放火烧山。推介子推自己出来,就这样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还是没出现。最后,晋文公在山上一棵烧焦的柳树旁发现了已经被烧死的介子推母子,晋文公难过极了。他将介子推母子葬在柳树下,又下令把这天定为寒食节,不准人们生火做饭,只能吃寒凉的食物,以此纪念介子推。第二年春天,当晋文公来祭拜谢子推时,惊奇的发现被烧焦的柳树又活了过来。晋文公折下一根柳枝戴在头上,给这棵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时间很接近。后来就变成了一个节日,清明节,而清明扫墓、祭拜祖先、折柳插柳的习俗也一直流传了下来!
介子推在战乱时期为了保护国君而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勇敢,就在清明节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示敬意和缅怀。
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记忆,也寄托了人们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清明节这个节日来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清明节 · 习俗
节
日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既有庄重的祭祀活动,也有轻松愉快的春日活动,主要包括:
1.扫墓祭祖: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清理杂草、摆放祭品、焚香烧纸,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

2.踏青郊游: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古人认为踏青可以驱除晦气,迎接新生。
3.插柳戴柳:柳树是清明节的象征之一,古人认为柳枝可以辟邪。因此,清明节有插柳、戴柳的习俗。
4.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古人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晦气,带来好运。
5.吃青团:在江南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的习俗。青团是用艾草汁和糯米制成的绿色糕点,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清明节 · 文化
节
日
清明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以下文化精神:
1、孝道文化: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是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国人讲究“百善孝为先”,清明节正是践行孝道的重要时刻。
2、天人合一:清明节的踏青、插柳等习俗,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亲近,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家族观念:清明节通过祭祖活动,强化了家族的血脉联系,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族、重视传承的文化传统。
4、文化传承:清明节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祭祖、踏青等活动,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清明节 · 结语
节
日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它不仅是缅怀先人的时刻,也是感受自然、传承文化的重要契机。希望通过清明节的习俗与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将其发扬光大。
让我们一起在清明时节,感受春天的气息,缅怀先人的恩德,珍惜当下的生活!
来源/国家文化研究会
责编/钱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