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每位公民都是“家国盾牌”

2025-04-14 11:03:39 阅读量13999 字数958

今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随着时代发展,“国家安全”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军事领域,而是渗透到各个生活细节中。从一条朋友圈的随手拍摄,到企业数据跨境传输的合规管理;从警惕陌生网络链接,到保护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的利益紧密相连。


云南(丽江)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寸新芳做客旅游交通广播,就身边的国家安全和法律法规做分享。(白万朝 摄)

▲点击收听直播音频

国家安全,听起来或许有些遥远,但实际上,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云南(丽江)天外天律师事务所寸新芳律师提到,许多公众存在认知误区:有人认为国家安全只是“抓间谍,实际上,网络谣言、数据泄露、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威胁同样紧迫。从网络空间的数据安全到生态环境的平衡维护,从经济市场的稳定到文化自信的坚守,每一步都需共同守护。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增强意识,共同参与。(资料图)


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防线。我国已构建起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等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明确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权利与义务。发现可疑线索应第一时间拨打12339举报,公民配合调查既是责任,也能获得法律保护。而对于企业而言,构建合规管理体系需从数据分级、风险评估到供应链管理层层把关,避免因疏忽引发风险。


律师群体积极参与普法工作,一同构筑国家安全法律防线。(供图)


日常生活中,或许你曾在社交媒体上随手转发过一条未经验证的信息,或许你在旅行时无意识地拍摄了军事设施,这些看似微小的行为,都可能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蝴蝶翅膀”。不随意拍摄军事设施、不混用内外网电脑、不携带境外动植物入境……这些行为,都是筑牢安全屏障的关键。


律师群体积极参与普法工作。(供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法律工作者创新方式加入国家安全教育行列中。他们走进社区、学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国家安全知识,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这种“大安全”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命题。它藏在每一次谨慎的信息分享中,在每一条及时举报的线索里,更在每个人对法律与规则的敬畏。守护国家安全,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微信图片_20231106104035.jpg

编辑:白万朝

责编:杨四见

终审:赵文立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