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们卖了6000多万元的货!”丽江有个年销售额上千万元的农民网红主播——尼玛次仁(和绍松),在不到2年的直播带货时间里,完成了奇迹般的华丽蜕变。他说:“自己都不敢相信,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的直播之门,会带来这么大的经济效应。”
尼玛次仁近照。(供图)
初心纯粹,直播质朴
“我来自农村,也曾是一名背着行囊的城市打工人,从事过很多职业。”尼玛次仁说,每年农忙他都会回家帮忙,去地里挖土豆,去抢收中药材。因为村里卖的农特产品,得赶上小商贩来收货的时间,抢收不及时就难以售卖,甚至只能喂猪,烂在田里。
“酒香也怕巷子深!我一直有帮助家乡人民把好东西卖出去的心愿。”尼玛次仁说,自己的家乡被誉为“云药之乡”,能出产非常多、非常好的东西。他上学时就乐于分享给同学,上班后介绍给同事,之后在微信朋友圈售卖……每次往返老家,都会带回大包小包的农特产品,无不受到大家的喜爱。
直到2023年,机缘巧合之下,尼玛次仁参加了由县里组织的一期“网络直播带货”培训,彻底点燃了他为家乡带货的决心。于是,他返乡开启了直播带货之路,致力于将家乡的高品质农特产品介绍给全国、全世界,为这片高寒山区的偏远村庄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
尼玛次仁在直播带货。(供图)
在“尼玛次仁农产品甄选直播间”内,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扯着嗓子的吆喝,只有尼玛次仁操着一口不太利索的普通话,介绍一款产品需要三番两次地跟粉丝解释,才能让大家听清、听懂。“去地里刨、去山上挖……我努力在直播间里还原每一个商品的由来,以视频为证,证明家乡特产的好。”尼玛次仁说,“大家不在意我帅不帅,只在乎产品好不好,因为真诚才是最好的沟通,诚信才是最好的买卖,我们的产品都是严格甄选的好产品,所以赢得了大家的喜爱。”
坚守初心,效益激增
每每谈起家乡,尼玛次仁眼里总是充满了光芒。“我的家乡鲁甸乡是全国有名的‘云药之乡’,地处滇西北高原,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老君山腹地。我家所在的新主村委会,纳西语为‘窜堆阿诗主’,译为仙鹿生活的吉祥之地。”
依托家乡秀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生活场景,尼玛次仁敏锐捕捉到了这个“天赐”的流量密码,将直播间搬进了田野里、山林间、火塘边,以及日常的乡村生活中……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直播带货新赛道。他避开了抖音、小红书这类热门直播平台,反而选择淘宝点淘直播平台,0粉丝起号,打开了一片天地。
尼玛次仁直播间截图。(供图)
“刚开始直播的时候,也迷茫、也犹豫,也害怕成为亲戚朋友的笑柄。成交额几十元、几百元地坚持了近一个月,之后效应猛增,第二个月销售额就突破了100万元,也曾单场直播销售额突破200万元。” 尼玛次仁说,从2023年11月开启直播,之后迅速走红,订单量稳步增长,离不开相关部门和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起号三个月后,尼玛次仁与村民共同成立了阿诗主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24年,鲁甸乡充分利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210万元,运营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中药材和农产品集散中心、阿诗主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农产品物资中心,开启鲁甸乡居民增收新路径。
“这是我们新主村的云木香,只有在海拔适宜的地方才能种植,需要2到3年才能成熟。” 尼玛次仁介绍说,起初,尼玛次仁卖的都是自己村里的特产,后来供不应求,他便开始联系周边乡(镇)共同销售,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因此加入到合作社。
尼玛次仁阿诗主合作社农产品中转点。(丽江融媒记者 和玉松 摄)
“今年我们采集的松茸、挖出的土豆,都被合作社销售一空。”新主村委会村民杨学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在外省打工,每月收入3000—4000元。现在,在合作社帮忙的村民每月能拿到6000多元。”阿诗主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客服和桂东说。
不忘初心,放眼未来
“保护自然,让我们一起守护美好家园。”这是尼玛次仁在直播间里说得最频繁的话。他说,是好的自然环境,馈赠了家乡丰富的物产,也让自己的直播间获得了成功。
尼玛次仁在直播间展示民族歌舞。(供图)
“我们村里有一位80多岁的爷爷,在深山里养了100多箱蜜蜂,那里有成片的苦楝子树,成就了独具特色的苦蜂蜜,甜里带着一丝微苦,不仅独具风味,还非常润喉。” 尼玛次仁一边品尝着蜂蜜,一边说,“这是我们卖脱销的产品,不积累到一定数量,都不敢上直播间。”
“我会一如既往严守产品质量关。”尼玛次仁说,2024年,直播间售卖了七彩土豆、黑金刚土豆约25万公斤;卖了滞销的苹果、木梨5万多公斤;沃柑、藜麦、苦荞、青稞等几十万公斤。
如今,直播间的产品已经达到100余种,地域不局限于丽江,品类也不再局限于农特产品,推出了藏香、唐卡、刺绣、手串等产品。“去年,我们救活了一家传统制香厂!” 尼玛次仁说,合作社通过推行藏香制作,挽救了一家传统制香厂,并与其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共同生产藏香。用金沙江鹅卵石作为香插,该产品成为直播间的又一个“香饽饽”。
尼玛次仁获淘宝直播2024年度产业带TOP商家奖。(供图)
“让山村‘年猪’走上大城市人家的餐桌。”近期,尼玛次仁又筹办了一个新活动,免费为家乡村民提供1000头猪崽,委托村民按照不喂饲料、只喂粮食的“养年猪标准”饲养,而他则在网上直播做认养,待到下一年年前,统一宰杀邮寄给“年猪”主人。“截至目前,已经被认养700余头。”尼玛次仁说。
“我发现,对乡野生活心之所往的人越来越多,我将不忘初心,立足‘三农’,不局限于‘三农’,让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尼玛次仁说,未来,将持续挖掘更多更好的高原特色农产品,不断拓展业务,在家乡探索发展康养、徒步、研学、露营等项目,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建设。
记者/和玉松
责编/钱吉梅
二审/和众学
终审/郭俊燕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