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丽江】新型电信诈骗套路升级,提起心神护好“钱袋子”

2025-04-22 14:57:16 阅读量9085 字数1010

近年来,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呈现诸多新趋势,诈骗手段极具迷惑性。例如,2023年7月,丽江居民涂先生就因轻信陌生来电中 “修复征信” 的谎言,在对方诱导下办理贷款并转账,最终血本无归。此外,诈骗分子还会通过买卖银行卡、分散混同资金、跨境转移、注册虚假第三方支付账户等方式,完成资金洗转。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丽江监管分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科科长关琼来到直播间。(白万朝 摄)

△点击收听音频


新型诈骗三大趋势:

  • 技术应用专业化:诈骗分子利用AI、区块链等新技术实施诈骗更加普遍。如通过AI换脸、语音克隆技术,伪造亲友或权威人士形象实施诈骗,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特点进行加密货币投资诈骗等。

  • 诈骗场景生活化:物联网设备成为新型攻击载体。诈骗分子通过入侵智能家居或车载系统,威胁曝光隐私或破坏设备,索要赎金。同时,利用“元宇宙”概念进行交友诈骗等也逐渐增多。

  • 犯罪形式复合化:出现复合型诈骗,将传统诈骗手段与新兴社交场景相结合。例如,以“同城交友”为诱饵,要求受害者先完成刷单任务才能见面。

邮储银行丽江市分行工作人员进社区为老年人讲解防诈防骗小技能。(供图)


面对新型诈骗,金融系统积极行动。识别 “虚拟货币投资诈骗” 时,会监测交易特征、管控风险账户、加强多部门信息共享;应对 “AI 换脸诈骗”,采用专业检测技术、多重身份验证和实时风险监控;银行与电信运营商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提升智能风控监测与拦截能力。如邮储银行丽江市分行就曾通过细致核查,成功阻断一起诈骗案。


太平洋人寿丽江中心支公司在永胜县迪里村开展“高管讲消保”活动。(供图)


发现被骗怎么办?

  • 立即联系银行,告知银行自己可能遭遇诈骗,请求银行对相关账户进行临时冻结或挂失,防止资金进一步流失。如果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也需联系平台客服,说明情况并申请止付;

  • 保留与诈骗有关的所有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短信、转账记录、网页截图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警方破案和挽回损失至关重要;

  • 尽快拨打当地报警电话,向警方详细描述被骗的经过,包括诈骗分子的特征、联系方式、诈骗手段、涉及金额等信息。配合警方进行调查,按照警方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据和信息;

  • 向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咨询,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丽江金融监管分局组织行业人员到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开展联学联建活动。(供图)


微信图片_20231106104035.jpg

编辑:白万朝

责编:李婧

终审:赵文立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