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局部脑组织坏死的疾病,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简单来说,就是脑血管被堵住了,导致部分大脑得不到血液和氧气供应,进而坏死。它占脑卒中的60%-8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时间就是大脑”,因此早识别、早救治至关重要。
▲节目嘉宾:
丽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 赵晓晓
不可控因素:年龄增长血管老化(尤其50岁以上)。
可控因素:慢性病“三高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主要“元凶”;不良习惯,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缺乏运动;其他,如肥胖、心房颤动、颈动脉斑块、长期压力过大。
控制可控因素,能降低40%以上的发病风险!
突然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
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困难;
头晕、剧烈头痛、视力模糊;
行走不稳或失去平衡。
为住院病人测血压。(供图)
牢记“FAST”口诀:
F(Face面部):让患者微笑,观察是否一侧嘴角下垂;
A(Arm手臂):双臂平举,是否一侧无力下垂;
S(Speech语言):重复简单句子,是否口齿不清;
T(Time时间):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记录发病时间。
“时间就是大脑”,争分夺秒。
1.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2.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起窒息;
3.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加重病情;如果患者有假牙,要取出假牙;
4.配合医院检查:记录发病时间、症状变化,以便医生快速判断,发病4.5小时内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CT/MRI检查明确诊断。
卒中溶栓室。(供图)
饮食“三低一高”:低盐(每日<5克)、低脂、低糖,多吃蔬菜、全谷物和深海鱼;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戒烟限酒:吸烟者风险高2-4倍,酒精每日摄入量男性<25克,女性<15克;
控制慢性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需长期监测和服药。
按时服药: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降脂药(如他汀类)需长期服用;
康复训练:在康复师指导下早期进行肢体、语言功能锻炼;
家庭护理:防跌倒,居家环境需安全(如防滑垫、扶手);
定期复查:每3~6个月检查血压、血脂、颈动脉超声等。
赵晓晓医生工作中。(供图)
是的!
即使症状缓解,仍需长期用药预防复发:
抗血小板药(如阿司匹林)防血栓;
他汀类药物 稳定斑块、降低血脂;
降压药、降糖药控制基础病。
注意:不可擅自停药或减量!
康复训练是恢复功能的关键!
黄金期:发病后3~6个月是康复最佳窗口期;
循序渐进:从被动运动(家属协助)到主动训练(如握球、抬腿);
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信心,避免抑郁焦虑。
丽江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公示栏。(供图)

脑梗死并非“老年专利”,年轻化趋势显著。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科学控制疾病,我们能有效降低风险。若不幸发病,快速识别+及时送医是挽救生命的关键!让我们共同行动,守护大脑,守护健康!
采编:徐蕾
编审:李婧
终审:赵文立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