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平:丽江是我心中的乌托邦

2025-04-25 11:27:37 阅读量4258 字数1079




玉龙雪山下,纳西庭院中,窑炉吞吐着赤红火焰,赵平穿着粗布麻衣,手持长柄铁钳,将裹着湿润陶泥的坯体小心翼翼送入窑内。窑火噼啪作响,与远处的静谧雪山形成鲜明对比,柴火燃烧的香气混着泥土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在白沙镇新善村的村舍间,隐匿着一间“赵平柴烧工作室”,显然,赵平就是这间工作室的主人。工作室的一间房屋内,桌子上、架子上和地上,摆满了形状各异、大小不一、颜色迥异的陶器,有茶壶、茶杯和花瓶,这些都出自赵平之手。


铺满陶器的长桌,是赵平与朋友、客人的闲聊之地。当朋友前来,赵平会沏上一壶茶,让朋友在眼前的长桌上挑选一个中意的茶杯,并为其斟满茶,随后开启一段轻松愉悦的闲聊时光。




赵平在制作陶器。(供图)


赵平的家乡在曲靖会泽县城边上的一个村庄,村里很多人以陶艺为生,令赵平记忆最深的是家乡的长窑。每天放学后,村里的小伙伴不约而同一起在几十米的长窑里面奔跑、捉迷藏,等到烧窑的时候,还会从家里拿来玉米、土豆烤着吃。


2011年,时任教师的赵平在暑假来到丽江旅游。因为太喜欢丽江,7月、8月连续来了两次。“毕业工作之后,最初的梦想是北漂,直到来了丽江,突然发现丽江更接近于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来丽江两次之后,就一直琢磨着怎么能长期留在丽江。”赵平说,回老家上班之后,心里一直惦记着丽江,随后萌生了在丽江开一家客栈的想法,于是委托丽江的朋友帮忙找合适的房源,终于在12月底看中了一个位于束河的纳西小院,装修过后,如愿当起了客栈主理人。


2015年,赵平在其经营的客栈重新装修期间,在束河开了一家售卖陶器的商铺,陶器独特、精致,深受游客喜爱,从小深受陶器文化熏陶的赵平顿时萌生了自己制作陶器的念头。凭借对陶艺的热爱和颇高的悟性,加之跟随老家制陶匠人系统学习了3个月,赵平迅速掌握了从揉泥、拉坯到烧窑的核心技艺,自此踏上了独立创作的旅程。近10年间,赵平守着窑炉度过无数晨昏。45次开窑、上万件陶器,映照着他对陶艺品的坚持,亦如他当初选择留在丽江一般坚定。


“来丽江15年了,我只有两次在夏天去其他城市,外地的高温天气让我很不适应,待了一周就想回丽江了。”赵平说,丽江既无严寒,亦无酷暑,自然气候宜人,再加上晴朗的日子居多,天空湛蓝如宝石,云朵洁白似棉花,勾勒出了梦幻而惬意的自然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在赵平看来,不管游客是来自省内外,还是来自国外,丽江都为他们营造了一种悠闲、没有那么商业化和功利的生活氛围,这是丽江最有魅力的地方,也是很多游客选择丽江、留在丽江的原因之一。

 


记者/皮秀清

责编/王君霞

二审/李   桥

终审/张卫国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出品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8-5112277 举报邮箱:LjrmTS@163.com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扫码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