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四月天。连日来,会泽县娜姑镇的600亩食用玫瑰花开正艳,工人们忙碌在田间采收新鲜玫瑰花。春天的“鲜花经济”在促进企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向前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力量。
走进则补村,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玫瑰花香。远眺浪漫花海,宛如置身粉紫色的海洋,50多名头戴太阳帽的群众穿梭其间,灵巧的手指在花枝间翻飞,将带着晨露的重瓣玫瑰轻轻采下。
清晨六点,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向山谷,基地旁边则补村小闸小组的施启会已拿着麻袋拎着桶走进花田。“往年这时候还在盘算着去外面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她娴熟地掐下饱满的花苞,动作快得能在镜头里拖出残影。施启会说:“要在家照顾老公,外出务工也不方便,在基地采花每天能挣100元左右。”
乐里村的200亩食用玫瑰基地同样繁忙,采摘、搬运、称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会泽尚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怀平告诉记者,这是今年的“头水花”,颜色更浓,气味更香,是做鲜花饼、玫瑰糖、玫瑰酱和玫瑰醋的上好食材,现在每天的鲜花产量在四五吨。
娜姑坝子海拔1800米左右,年均气温17℃,年日照时数达2300小时,加上富含矿物质的红壤,正是食用玫瑰生长的黄金区域。
时间回拨到10年前,家住娜姑镇则补村的高怀平在外打拼20载,以蛋糕、鲜花饼市场为主,积累了丰富经验,看到了市场前景,返乡试种200亩食用玫瑰喜获成功。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600亩集中连片产业带。
高怀平介绍,他们家的鲜花主要销给“潘祥记”,今年的价格在八至九元每公斤。“我们采取两种模式销售:一种是鲜花直销,通过降温处理,装袋外运;一种是初加工成冰冻鲜花,通过生产线将成品、杂质首次分开,色选机又将鲜花分成合格品和非合格品,再装袋、真空压缩、装箱、运入冷库存储外运。”高怀平说。
在鲜花初加工车间,自动化分拣线正将刚采收的玫瑰进行分级处理。花瓣完整的特级品将被制成花茶、鲜花饼,略有瑕疵的则进入精油萃取车间。务工群众王德会戴着白手套,仔细检查着传送带上的花朵:“以前守着几亩田地种玉米稻谷,年收入不过万把块,现在光务工收入就能达2万多。”
今年62岁的群众谢厚篮在基地工作10年了。她介绍,除了有务工收入外,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收取租金,说起现在的生活,谢厚篮感到十分满意,生活更有奔头。
“今年的玫瑰花开得慢一点,但产量比往年提高了20%左右,估计能采600吨。”高怀平说,每年的采摘期都在四个月左右,仅2024年,公司就支付工人工资50万元左右,地租40多万元。
食用玫瑰的花瓣可制成玫瑰醋、玫瑰酒、玫瑰酱等等,能清热解火、美容养颜。来自会泽县城的陈女士和闺蜜提着袋子开心采摘,不时拍照打卡,记录下与玫瑰相伴的美好瞬间。
“现在每个周末都有附近游客慕名而来,马上又是‘五一’假期,欢迎更多的客人来基地感受玫瑰花的清香,体验采摘的快乐。”高怀平表示,接下来,公司将着力打造休闲观光、亲子采摘乐园,借助乡村旅游东风,延伸玫瑰花产业链条,带动更多群众家门口增收,为娜姑旅游添砖加瓦。
来源:会泽融媒
【法律声明】除非本单位(丽江市融媒体中心)主动推送或发表至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任何第三方网站或平台不得转载丽江融媒App及LIJIANG.CN和LIJIANGTV.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